8月12日,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印發《個人消費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實施方案》,明確自2025年9月1日起,對居民個人消費貸款實施財政貼息政策。方案附件顯示,牙齒矯治納入財政貼息支持的健康醫療消費領域。
根據方案內容,該政策旨在貫徹落實國家關于提振消費、擴大內需的決策部署,降低居民消費信貸成本。在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政策執行期內,居民個人通過指定貸款經辦機構發放的、用于實際消費的個人消費貸款(不含信用卡業務)可申請貼息。
針對單筆5萬元及以上的消費,政策特別覆蓋了包括健康醫療在內的七大重點領域,其中牙齒矯治納入健康醫療領域可享貼息的范疇。對于單筆5萬元以上的消費,以5萬元消費額度為上限進行貼息。
貼息政策規定,年貼息比例為1個百分點(按符合條件的實際用于消費的貸款本金計算),且最高不超過貸款合同利率的50%。貼息資金由中央財政承擔90%,省級財政承擔10%。
政策同時設定了個人貼息上限:單人在一家機構的累計貼息上限為3000元(對應消費金額30萬元),其中單筆5萬元以下消費的累計貼息上限為1000元(對應消費金額10萬元)。
可受理貼息貸款的機構包括6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及5家其他個人消費貸款發放機構。文件同時鼓勵地方財政部門結合實際,擴大對本地其他金融機構的貼息支持范圍。
方案對貼息資金的預撥、貸款結息扣減、申請撥付、清算及監督流程作出了詳細規定,要求貸款經辦機構加強信貸資金用途管控,確保真正用于消費。
政策執行過程中及期滿后,財政部將組織抽查監督,嚴防資金挪用或套取。對違法違規行為,將追回貼息資金并嚴肅處理;借款人套取貼息資金的行為將被納入個人征信記錄。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