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祁豆豆 王墨璞嘉)近10年醫藥產業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連續兩年躋身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前十強、一批重大成果轉化平臺相繼落戶、初步形成“4+2”特色產業體系……這里是江蘇泰州,這里是中國醫藥城,一座生態完備、活力迸涌的創新之城。
8月2日,“滬泰同行·鏈動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泰州舉辦。上海證券報組織來自上市公司、優強企業、金融投資機構的超60位企業家、投資人及政府部門相關負責人走進泰州,就泰州醫藥產業新動能、新機遇建言獻策。
當前,上海與泰州正形成生物醫藥產創融合的“雙向奔赴”。雙方定位互補,將泰州所能和上海所需緊密結合,打造“上海研發+泰州制造”的科創協同。
“‘滬泰路’正在越走越親、越走越近、越走越寬!”泰州市委書記姜冬冬在“滬泰同行·鏈動未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研討會上表示,每一次滬泰兩地的交流互動,每一次滬泰兩地的思想碰撞,都讓大家對深化合作、攜手未來倍增信心。
“泰州在生物醫藥領域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泰州市委書記姜冬冬介紹,這里不僅擁有全國首家國家級醫藥高新區,還承擔著長江經濟帶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試點,更獲得了江蘇省委、省政府重磅政策支持。
“我們相信,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引領下,依托上海強大的創新策源功能和泰州堅實的產業化基礎,‘滬泰同行’必將‘鏈’動出更加輝煌的未來。我們期待,通過交流合作,能夠共同發現新機遇、布局新賽道、培育新動能,搶抓合成生物學、細胞與基因治療、AI制藥、高端醫療器械等未來增長點,共拓產業發展‘新藍海’。我們承諾,泰州,這座充滿活力、機遇無限的城市,將以最大誠意、最優環境、最好服務,與大家一道,在這片生物醫藥熱土上,共同創新業、展宏圖、贏未來。”姜冬冬說。
深厚的產業基礎,催生出亮眼的發展成果。“近10年來,中國醫藥城醫藥產業規模年均增速保持兩位數增長。”泰州醫藥產業園區管委會主任蔣鵬透露,在政策支持下,中國醫藥城已有8家本土孵育企業上市、1家企業通過港交所聆訊即將上市、1家企業沖刺北交所IPO、18家企業進入上市培育期。
產業的蓬勃發展,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滴灌。在“金融+產業”方面,泰州已形成“孵化+天使”“創投+保險”“債權+股權”“上市+重組”等金融支持服務模式,構建起“資本雨林”生態,為企業提供“精準滴灌”式資本支持。
企業的創新成長,得益于泰州“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優質生態。當前,泰州正在按照“12345”的總體工作布局,全力打造“到泰州,泰周到”城市品牌。在此背景下,泰州醫藥高新區建成了國內首個藥品監督服務綜合體,設立新藥申報、醫藥政策、審評核查、藥械檢驗4個服務中心,一體化提供醫藥產業政策解讀、技術支撐和專業服務。目前,中國醫藥城正加快打造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轉化首選地。
借助特色產業及先發優勢,泰州積極謀劃醫藥產業發展新格局。蔣鵬表示,泰州正在發力合成生物、細胞與基因治療等未來產業,致力打造全國大健康產業集聚發展的產業高地。未來,中國醫藥城醫藥產業將形成“投產一批,在研一批,儲備一批”的良性循環。
上海證券報社黨委書記、董事長葉國標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泰州已積累了深厚的醫藥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形成了項目、企業、資本和人才的集聚效應。
對于泰州生物醫藥產業的下一步創新升級,葉國標認為,還需加強“資本+智本”兩大新動能,優化“資本+科創+產業”新生態,進一步匯聚科學家、企業家、金融家,打通資金鏈、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上海證券報既是以權威、專業、價值為宗旨的全媒體財經機構,又是以開放、分享、共贏為目標的資本市場服務性平臺,既要服務地方政府“雙招雙引”和高質量發展,又要成為資本市場各主體的參謀助手,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協助其捕捉商機、獲取資源、占據要津、健康發展。
聚 產業鏈制造活力
泰州不斷擦亮中國醫藥城的“名片”,已集聚國內外醫藥大健康企業1300多家,包括阿斯利康、雀巢、勃林格殷格翰、阿拉賓度等14家知名跨國企業。此次“滬泰同行·鏈動未來”調研團匯集了眾多來自醫藥全產業鏈的企業代表,他們期待以產業為基礎、以資本為紐帶,與泰州相關企業強強聯合形成“鏈動”。
“泰州醫藥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擁有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日益完善的醫藥產業鏈,孵化了眾多優質企業,是上海醫藥尋找并購標的的重點區域。”上海醫藥投資發展部副總經理顧杰曾多次到訪泰州,上海醫藥通過產融結合,不斷搭建醫藥領域各方面的產業基礎,被稱為“醫藥行業的百貨商店”。通過此次泰州之行,他希望找到合適的并購機會,優化公司產業布局,實現公司更高效地發展。
從成都到泰州,苑東生物副總經理朱家裕不遠千里前來尋找創新機遇。
朱家裕表示,苑東生物正在通過“產業+資本”模式為創新型醫藥企業提供成果轉化服務,未來,希望通過并購、聯合開發等外延式發展方式,為泰州創新藥產業發展賦能,同時,為自身尋找新的增長點。
不少企業依托自身已有的發展基礎,積極探索與泰州的合作機會。
上海大山合菌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毛傳福表示,作為國家級龍頭企業深耕食藥用菌領域40年來,公司已構建起齊全的食用菌全產業鏈,包括原料食材、快銷健康品及保健品醫藥中間體全品類產品體系,產品遠銷全球七八十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公司向合成生物菌菇蛋白領域積極拓展,持續拓寬產業邊界。
作為深耕行業的實業家,毛傳福見證了泰州大健康產業的發展歷程。他坦言,大山合正在探索“上海研發營銷+江蘇生產”的“前店后廠”模式,未來,希望與泰州深化互動,圍繞泰州產業導向等核心議題開展交流,尋求合作契機。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