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醫療改革深水區,耗材管理已成醫院運營的“生死線”。資質繁瑣、追溯困難、庫存混亂、配送低效……這些痛點是否也讓您夜不能寐?作為河北省首家5G智慧醫院,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通過數字物聯技術實現了醫用耗材全流程智能化管理:全院耗材追溯率達100%?。吩拢玻谷眨撛何镔Y處處長做客直播間,首次系統披露SPD落地路徑:"技術穿透管理迷霧的關鍵,在于把制度建設作為不可逾越的紅線,用四把技術鑰匙解開傳統管理死結。"
耗材管理的“智慧革命”:四項核心技術破局傳統頑疾
“耗材管理必須向上向善,用技術穿透迷霧?!焙颖贬t大一院物資處處長喬延偉在直播中說道。該院作為河北省首家5G智慧醫院,構建了以四大技術為核心的SPD?。叮绑w系:
UDI數字身份證: 為每件耗材賦予唯一數字身份,通過RFID芯片實現從中心庫到手術臺的全流程追蹤。感應式出入庫讓耗材流向透明可控,徹底告別“糊涂賬”。
OCR無紙化引擎: 掃描即可自動識別資質證照、產品合格證,信息實時同步至電子病歷系統,臨床使用與收費實現“零差錯”匹配。
數據決策中臺: 建立以術種、醫生為維度的耗材指數模型。當某醫生耗材使用顯著高于平均水平時,系統自動預警,防范過度使用與廉潔風險。
智能物流網絡: 物流機器人夜間錯峰配送、人臉識別嚴控權限、溫濕度自動監測。無人化操作不僅節?。常埃ト肆?,更讓管理全程可溯。
“支架從供應商到患者體內全程透明:OCR掃描解析批號效期,中心庫PDA秒級驗貨,夜間機器人配送至二級庫,術中掃碼實現UDI碼、RFID碼、醫保碼三碼合一收費,合格證自動歸檔電子病歷?!眴萄觽ビ谜鎸嵃咐故炯夹g閉環。
管理重構:從“人盯耗材”到“耗材管家”的服務進化
技術落地離不開管理模式的顛覆性創新。河北醫大一院用三招重構管理體系:
夜間物流“讓路于患”: 首創夜間配送模式(19:30后啟動),通過軌道物流+機器人避開日間電梯擁堵,錯峰物流運送。
二級庫無人值守: 全院鋪設智能柜/智能墻,SPD“耗材管家”團隊全職負責協助定數補貨、上架盤點,護士只負責取用。“把護士真正還給患者!”喬延偉強調。
手術室10人管家團: 第三方管家提前備好次日手術套包(按病種路徑固化),巡回護士徹底告別耗材清點,提高手術接臺率?!?/p>
數據驅動的精細管控:耗占比這樣降下來!
面對DIP支付改革與國考指標壓力,喬處長亮出數據利劍:
耗材ABC分類法: A類(不可收費低值耗材)按診療項目綁定消耗量,實行三級庫管理;B類實行限量管理;C類(高值耗材)前20名品種季度同比環比以及按照病種、醫生、DIP盈虧等維度分析。
帶量采購動態追蹤:?。樱校南到y專設帶量模塊,每周向科室推送任務進度。某吻合器使用量未達標?科主任手機立刻收到提醒。
供應商千分制考核: 每月自動生成評分,扣分直接聯動付款(扣100分停付10%),連續三月排名退出前十位則清還全部扣款。
“耗材管控不是為降而壓,而是用數據找到問題鎖眼?!眴萄觽フ故灸澈牟姆治霰?,“拿數據與科主任對話,從患者安全角度推動合理使用?!?/p>
在直播最后的互動環節,喬處長針對觀眾提出的實際問題給出了精彩解答,這些"干貨"正是許多醫院管理者迫切需要的解決方案:
問題1:我們醫院規模較小,采購中心只有5個人,怎樣能在不增加人手的情況下進一步規范管理?
喬處長:"不管醫院大小,制度建設都是第一位的。首先要把每個人的崗位職責劃分清楚,明確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其次,每個工作都要有流程——工作要有制度,制度要有流程,流程要表單化,表單要信息化,信息要智能化。在制度上下功夫,物資管理的底線思維是最主要的。"
問題2:縣級醫院因臨床醫生使用習慣和對耗占比認識不足,導致總體耗占比較高。該如何加強管理?醫用器械和耗材的合理使用主要管理部門是醫務部門嗎?
喬處長:"首先,醫用器械和耗材的合理使用是需要多部分聯動管理,我院目前主導部門是物資處。關于耗材管控,我們的出發點不是單純為了降低指標,而是為了患者安全和合理使用。"
"具體做法是與科室主任面對面溝通,用數據說話:分析科室前20品種耗材的使用情況,與去年同期對比,找出問題所在。要明確科室主任是耗材合理使用的第一責任人,從安全、經濟、可持續發展角度出發進行溝通。同時,在DIP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做好病種運營路徑管理對耗材管控很有幫助。"
問題3:如何考核SPD運營效果?
喬處長:"我提出四個滿意度標準:第一是供貨商滿意度,SPD的各個流程節點能否滿足供貨商的合理訴求;第二是醫護人員滿意度,智能設備識別是否正確、軟件操作是否便捷等;第三是物資管理部門滿意度,對數據的各項需求是否隨時可調取,全流程追溯的各環節是否展示全面等;第四是SPD駐院團隊自身對系統的滿意度,包括揀貨的時效等。如果這四方面都能達到95%以上的滿意度,那么這個SPD就是合格的、成功的。"
除了答疑解惑,喬處長還分享了河北醫大一院的創新做法:
三碼合一:實現UDI碼、RFID碼和醫保編碼的聯動,確保耗材全程可追溯。
夜間配送:通過機器人、軌道物流等夜間錯峰配送,減少對公共資源的占用。
耗材管家:專業團隊負責協助二級庫管理,真正"把護士還給患者"。
OCR技術:自動識別資質證照和產品信息,實現無紙化管理。
數據分析:建立以術種、醫生為維度的耗材使用指數模型,自動預警異常情況。
這些創新舉措使該院耗材管理精細化程度大幅提高,耗材追溯率達到100%,供應商評價與臨床行為全面規范化。
經過醫大一院物資處團隊接續努力,SPD體系已結出碩果:
耗材全程追溯率100%
供應商評價合規率提升90%
耗材盤點效率提高300%
“耗材管理的智能化革新只是智慧醫院建設一小步。”喬延偉在直播尾聲展望,“但正是這些‘小步’,終將推動醫療行業邁向更高效、更透明、更人性化的未來。”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