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義與核心功能
定義: 醫用空氣壓縮機是一種專門設計用于為醫療機構提供潔凈、干燥、無油、壓力穩定的壓縮空氣的設備。它產生的壓縮空氣被歸類為藥品級氣體,用于直接或間接支持患者生命和治療。
核心功能: 將環境空氣(大氣)吸入,經過多重精密過濾、干燥和凈化處理后,壓縮到所需的工作壓力(通常在0.4 MPa - 0.7 MPa / 4-7 bar / 60-100 psi范圍內),輸送到醫院的醫用氣體管道系統(MGPS)供終端使用。
2. 核心要求(區別于工業壓縮機)
醫用空氣壓縮機必須滿足極其嚴格的質量和安全標準,因為其輸出氣體直接關系到患者安全(如用于呼吸)。關鍵要求包括:
無油: 絕對核心要求! 必須采用全無油壓縮技術(如無油渦旋、無油螺桿、無油活塞)。壓縮腔內不使用潤滑油,避免油氣污染。軸承等運動部件的潤滑也需采用食品級潤滑脂并確保密封隔離,防止任何油分進入氣流。
潔凈: 吸入的空氣必須經過多級高效過濾(通常包括粗濾、精濾、活性炭濾、有時甚至HEPA濾)以去除塵埃、微生物、氣溶膠、有害氣體(如CO, NOx, SO2)和異味。最終空氣質量需符合相關藥典和標準(如ISO 8573-1 Class 0 或 Class 1)。
干燥: 壓縮過程會產生大量冷凝水。必須配備高效的冷凍式干燥機和/或吸附式干燥機,將壓縮空氣的壓力露點降至足夠低(通常要求達到 -40°C PDP 或更低),防止管道內結冰、腐蝕細菌滋生,并確保終端設備正常工作。
壓力穩定: 輸出壓力必須非常穩定,波動范圍小,以滿足精密醫療設備(如呼吸機、麻醉機)的需求。
可靠與冗余: 作為生命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必須具有極高的可靠性和冗余設計。常見配置包括:
“N+1”備份: 多臺壓縮機并聯運行,其中一臺作為備用,當主用機故障時自動切換。
雙回路/雙系統: 更高級別的冗余,兩套完全獨立的壓縮、干燥、過濾和管道系統。
低噪音: 通常安裝在醫院設備間或專用機房,需采取降噪措施(隔音箱體、減震底座等)以減少對環境和人員的噪音干擾。
符合法規: 必須嚴格符合國家和國際的相關標準和規范,例如:
ISO 7396-1: 醫用氣體管道系統 - 第1部分:壓縮醫用氣體和真空管道系統
ISO 8573系列: 壓縮空氣質量標準 (尤其關注Class 0/1)
各國藥典(如USP, EP, JP) 對醫用氣體(含醫用空氣)的要求
NFPA 99 (美國): 醫療保健設施規范
HTM 02-01 (英國): 醫用氣體衛生技術備忘錄
中國的GB 50751《醫用氣體工程技術規范》及相關標準
3. 主要組成部分
進氣過濾系統: 高效過濾器,去除吸入空氣中的顆粒物、微生物和氣溶膠。
無油壓縮機主機: 核心部件,實現無油壓縮(渦旋、螺桿、活塞等類型)。
冷卻系統: 風冷或水冷,用于冷卻壓縮后的高溫空氣和壓縮機本身。
氣水分離器: 初步分離壓縮空氣中的液態水。
空氣干燥系統:
冷凍式干燥機: 通過制冷循環將空氣冷卻至露點以下,凝結并排除大部分水分。
吸附式干燥機: 使用干燥劑(如分子篩、活性氧化鋁)深度吸附殘余水蒸氣,達到極低露點(-40°C PDP或更低)。通常與冷凍干燥機串聯使用。
后置過濾系統: 在干燥后進一步去除可能存在的微粒、油蒸氣(盡管是無油機,但環境空氣中可能含微量油蒸氣)、異味和微生物(如使用活性炭濾芯和滅菌級過濾器)。
儲氣罐(緩沖罐): 儲存壓縮空氣,穩定系統壓力,減少壓縮機啟停頻率,并有助于進一步分離水分和沉淀雜質。
控制系統: 智能控制面板,實現自動啟停、多機順序輪換運行、故障監測報警(壓力、溫度、露點、過濾器堵塞、電機故障等)、運行狀態顯示、數據記錄等功能。具備與醫院總監控系統通信的接口。
管道與閥門: 連接各組件并將凈化后的空氣輸送至主管網。材質通常為不銹鋼或脫脂銅管。
4. 主要應用領域
醫用壓縮空氣是醫院最重要的醫用氣體之一,廣泛應用于:
呼吸治療: 呼吸機、霧化器、CPAP/BiPAP設備的主要驅動氣源和稀釋氣源。
麻醉: 麻醉機的主要驅動氣源和組成部分(與氧氣、笑氣等混合)。
重癥監護: ICU病房中各種需要氣動驅動的設備。
新生兒科: 新生兒暖箱、呼吸支持設備。
手術室: 驅動氣動手術器械(如骨鉆、鋸)、手術床。
急診室: 搶救設備。
病房: 墻壁終端供氣口,用于連接各種治療設備。
牙科: 驅動牙科椅和牙科手機(鉆頭)。
實驗室: 某些需要潔凈干燥氣源的儀器設備。
5. 關鍵性能指標
排氣量/流量: 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壓縮空氣體積(如 m3/min, CFM)。根據醫院規模和用氣需求選擇。
工作壓力: 通常為 0.4 - 0.7 MPa (4-7 bar)。
壓力露點: 壓縮空氣干燥程度的指標(如 ≤ -40°C @ 7 bar)。越低表示越干燥。
含油量: 必須為 0 mg/m3 (符合 Class 0)。
顆粒物含量: 極低(如 ≤ 0.1 mg/m3,符合 Class 1 或更高)。
微生物含量: 符合相關藥典和標準要求(無菌或極低限值)。
一氧化碳含量: 極低限值(如 ≤ 5 ppm)。
噪音水平: 通常要求 ≤ 60 - 70 dBA @ 1m。
防護等級: 機箱的防塵防水等級(如 IP23)。
6. 維護與監測
定期維護: 嚴格按照制造商建議和規范進行,包括更換各級過濾器濾芯、檢查/更換干燥劑、檢查傳動部件、排放儲氣罐冷凝水、清潔冷卻器、校準傳感器等。
空氣質量監測: 定期(通常至少每季度或更頻繁)對管道末端的醫用壓縮空氣進行采樣檢測,項目包括:
露點
含油量
顆粒物
一氧化碳 (CO)
二氧化碳 (CO2)
氣味和味道
微生物限度
在線監測: 高端系統可能配備在線露點儀、顆粒物傳感器、CO監測儀等,實時監控關鍵空氣質量參數。
記錄保存: 所有維護、檢測、報警和故障處理記錄必須完整保存。
7. 重要注意事項
嚴禁替代: 絕不能用工業空氣壓縮機替代醫用空氣壓縮機,工業壓縮空氣含有油分、水分、雜質和有害氣體,對患者是致命的。
源頭質量: 壓縮機房的選址非常重要,應遠離污染源(如停車場尾氣、鍋爐房廢氣、垃圾站、消毒供應中心排氣口等),確保吸入空氣盡可能潔凈。
系統設計: 整個醫用氣體管道系統的設計、安裝、驗收和測試都必須由具備資質的專業公司按照嚴格規范進行。
人員資質: 操作和維護人員需經過專業培訓。
總結
醫用空氣壓縮機是現代醫療機構不可或缺的生命支持設備基礎設施。它通過精密的無油壓縮技術和多重凈化干燥處理,將普通空氣轉化為符合嚴格藥品標準的潔凈、干燥、無油、壓力穩定的壓縮空氣,為呼吸治療、麻醉、手術、重癥監護等關鍵醫療活動提供安全可靠的氣源保障。其設計、制造、安裝、運行和維護都必須遵循最高級別的安全與質量標準。
這份總結涵蓋了醫用空氣壓縮機的核心概念、要求、組成、應用、指標和維護要點。如需了解特定品牌、型號或更深入的技術細節,可以進一步查詢相關資料或咨詢專業供應商。
注:文章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